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您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2260131195312 2260131195312
薩迦佛學

NT$ 200  

GOODS000000000000000017181

     

     

    內含:

    ● 餗煙供迴施

    ● 餗煙供迴施略修

     

    煙供是藏傳佛教特有的供養法門,一般而言,有些祖師主張:「顯密經續中並無記載煙供的來源,但依一些大乘經典中曾記載,有施主為迎接世尊蒞臨時,在屋頂燃香、手持香爐作供,是煙供的來源」,除此之外,亦有傳說密法為配合調伏教化弟子,故用地水火風四大物質修行,例如事續中以地、水作搓洗沐浴,其他更有用火修火供、燒施,藉風放天馬等方法,故燒煙作供亦屬密法之支分。

     

    至於信史中可靠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赤松德真王在位時,迎請蓮華生大師入西藏建立桑耶寺時,藏王因身罹晦穢而染病,求教蓮師,蓮師故說除晦之法,取清淨香木,焚火出煙而作淨治,為天神清淨煙供,如法施行後,王疾果癒,後為利世人,故教授本法,並將其利益,流傳諸事,書寫於桑耶寺寺牆上,即現今仍流傳之「煙供桑耶寺牆文」,從此之後遂逐漸開展成各種煙供文句儀軌。

     

    依據煙供焚香地點不同有山煙及涯煙,對象不同有天及龍二種,此外尚有以上供為主的「桑」及下施為主的「餗」二種煙供,藏音「桑」,其義為淨治,外在表象是焚燒供物生煙而供養三寶、護法,布施六道眾生、冤親債主等四種賓客,藉以機集福德資糧,淨除魔難冤孽,所以有些「桑」煙供即有「去穢」、「去晦」之功效,內在意義則以外在表象作法更進而淨治貪瞋癡慢疑五毒煩惱,真正密意在於淨治我執;至於「餗」煙供中藏音「餗」漢義為鼎中之食物,燃鼎內食物生煙之供,即是「餗」煙供之義,供對象仍是前述四種賓客,然以六道眾生及冤親債主為主,藏俗中對於新亡四十九天的中有食香眾生亦多用餗煙供施食。

     

    一般的煙供材料「桑」以檀香、沉香、柏枝等香木研末為主,「餗」是以潔淨五榖粉末、餅乾等食物為主,另加紅花、丁香、荳蔻、砂仁及其他不含毒素的藥材,金銀銅珍珠珊瑚等珠寶粉末,少許五色錦緞布片等材料混合製成,坊間亦有現成製的成品販售,至於特殊對象的材料可於上師傳授儀軌時得知。

     

     第六世塔立仁波切 /指導

     法護

     社團法人中國藏密薩迦佛學研究會

     2016年1月(再版)

     19頁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

    其他人也瀏覽了

     

    【寧瑪派系列】餗煙供迴向 ‧ 智慧雲層(N0004)
    NT$ 200 

     

    【寧瑪派系列】山淨煙供課誦(哩沃桑卻)(N0003)
    NT$ 250 

     

    【薩嘉派系列】神香煙供(ST002)
    NT$ 200 

     

    【善知識系列134】除障積福最強大之法──山淨煙供
    NT$ 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