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您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善知識系列114】正念的四個練習

9789865613440 9789865613440
書虫

NT$ 300  

GOODS000000000000000010527

     

     佛陀曾言:「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聖道,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處。」

    *《正念的四個練習》就是教你練習佛陀親授的「四念處」

      本書《正念的四個練習》是以《大念處經》(Maha Satipatthana Sutta)為基礎,提供完整清晰的解釋。作者喜戒禪師是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 1904-1982)的親近弟子之一,他以古代註釋書、註疏,以及馬哈希禪師所寫的緬文註釋為本書的論釋基礎,引領一般初學者,以最貼近佛陀原始教法學習禪定。

      在《大念處經》中,佛陀以二十一種方式親自指導人們如何修習念處觀,闡釋四種念處,其實就是教導我們如何練習「四念處」。念處意指「念」的「立足處」,修習念處觀就是具有正念地觀照諸法。四念處是一套對正念的完整禪修方法,針對「身、受、心、法」四項隨觀身心當下實況的修行法門。

      佛陀以十四種方式解說身隨觀:入出息念、身體姿勢、正念正知、觀身不淨、四界分別觀與墓園九觀。受隨觀只以一種方式描述:隨觀心識,因為感受是心對境所體驗到的苦、樂或不苦不樂等心理狀態。法隨觀以五種方式描述:隨觀五蓋、五取蘊、六內入處與外入處、七覺支與四聖諦。著重身心現觀的四念處,若以為用頭腦思辨就能獲得解脫,四念處就只是理論了。練習「四念處」就從《正念的四個練習》開始。

     

    喜戒禪師

    喜戒禪師Venerable U Sīlānanda(巴利文),音譯為「尸羅難陀」禪師

    ◎1927年,出生於緬甸的曼德勒(Mandalay)。

    ◎1943年出家,1947年受具足戒成為比丘。

    ◎1954年跟隨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修習觀禪;同年在三藏佛典的「第六次大結集」中,擔任編輯。

    ◎1979年,跟隨馬哈希禪師至美國弘法,之後經由馬哈希禪師指定,留在美國傳授禪修與佛教課程。

    ◎目前擔任「美國上座部佛教協會」(Theravada Buddhist Society of America,簡稱TBSA)的榮譽顧問、加州半月灣「法喜寺」(Dhammananda Vihara)住持、緬甸仰光國際上座部佛教弘法大學(International Theravada Buddhist Missionary University)的校長。

    ◎著作包括:《正念的四個練習》(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業法入門》(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Kamma)等(以上為英文著作);《初轉法輪經》(The First Sermon)、《巴利文中的推理論》(Exposition of Syllogism in Pali)等(以上為緬文著作)。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

     

    喜戒禪師

    賴隆彥

    橡樹林

    2017年4月

    平裝本 / 272頁 / 17x22cm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

    其他人也瀏覽了
    限量商品,售完為止
    Q佛-大勢至菩薩-銅雕(附證書)
    NT$ 6,800 

     

    阿育吠陀療法(二版):調整風、火、水能的黃金比例,找回出生時的健康體質設定
    NT$ 650 

     

    觀呼吸:佛陀開悟實修法門
    NT$ 320 

     

    【善知識系列112】觀修藥師佛
    NT$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