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聲明】
本書純為保留密教法寶於漢土而翻譯出版,以供具正統傳承上師灌頂口傳者閱讀。懇請得此法寶者在求得具量上師傳授及指導前,請勿隨意修習!!
「空性」是佛教的不共宗趣,亦是內道外道的分水嶺。學佛者若不聞思修習空性,便無法究竟五道、十地。其戒學、定學及其餘五度的修持亦難清淨。世尊一代時教,以般若波羅蜜多之教最為高妙,印度詮釋般若聖教之規,分為深見、廣行兩派。顯隱二義是藏傳佛教的寺院的必修科目。顯義是學習龍樹、月稱等大師所造諸中觀教典。隱義是學習彌勒、獅子賢的《現觀莊嚴》論疏。般若諸經的內義無不與顯、隱二義有關,簡略如《心經》亦不例外。能了解空性緣起之理並明瞭能通達空性緣起的般若智慧修習次第,便已全盤掌握顯教般羅密多乘的理趣。密續行者若未修習般若空性,於修習本尊瑜伽時即無法修習隨順法身之道。
本書第一章為《由說甚深緣起門讚佛薄伽梵‧善說心要句義釋》,第二章為《聖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義釋》。羅桑塔欽仁波切憑著豐富教學經驗,以極淺白的語言接引讀者趣入般若空性之門,令有緣值遇本書者能一窺藏傳佛教中觀應成派的《心經》講規。佛門弟子應善用此有暇人身,莫以修福而自足,必須盡力趣入慧學。
色彌堪素羅桑塔欽仁波切
丹增卓津
盤逸
2014年5月
平裝本 / 332頁 / 15x21cm
● 商品貨況以實體店面與實際庫存為準下單後如遇實際無庫存的情況,進貨需等待7-15個工作天敬請見諒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