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騎吼觀音為民間常見的觀音法相之一,因觀音騎坐於吼狀獅子之上,故名,又稱獅子無畏觀音,此尊觀音與阿摩提觀音有一定關係。
獅子有威嚴的外貌,在古印度佛教中被視為神獸,佛寺神聖建築的守護者,因獅子產於西方,故中國古代繪畫中無獅子圖。然而,中國古代畫家繪製的獅子則多加美化,已非原形。漢地佛教創造的騎吼觀音,其獅子造型十分奇特,頭胸如龍、如麒麟,顯然是從中國古代瑞獸衍變而來。觀音安然坐於其背上,左腿曲起,右腿放下,神色悠然自得,穩如泰山。騎吼觀音多見於宋代和明代,其法相坐姿,多為安逸坐、輪王坐、吉祥半跏坐和降魔半跏坐。
《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地利尼」(梵語),意譯為奇勇、寂滅摧開的意思,此乃觀世音現獅子王身相,意在使眾生消除災禍。

樟木

寬約48cm、高約52cm、深約28cm,由於丈量方式的不同,因此尺寸可能有2%以內之誤差。

● 由於拍攝技術影響與顯示器色差,實際物品與網路商品顏色可能略有不同,將以實際出貨商品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