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修行法門中,不外乎內養慈悲菩提心,外行上供下施等六度菩薩行,俾以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期成正覺。而行持之法,則賴量己所能,盡力為之。
密法既稱方便,當有簡便易行之法,收事半功倍之效,普利群生,自他二利。此中以俗稱「水供」之施「水食子」最為殊勝,何以故?蓋其僅需水及少許米或雜糧即可修供,而能兼及上供、下施。其上供對象有二種,一般為三寶、三根本、護法、神祇及施六道冤親債主,特別之對象即財神;下施亦二種,一種為一般餓鬼,特別為餓鬼中極受痛苦之焰口餓鬼,因此本法僅以施水,即表達積集資糧──上供三寶三根本,清淨業障──迴施六道冤親,求財──水供財神,並以最大之慈悲心下施嬴弱受苦之──餓鬼,
放焰口──濟度焰口餓鬼,其功德自不待言,而此類作法,早在元朝即傳入漢地流傳於宮廷豪貴中,元史中載「歲時祝釐禱祠之常號,稱好事者,其目尤不一......,有曰「出朵兒」,華言出水濟六道也。」即是此法。
工珠(蔣貢康慈)仁波切
法護(曾慶忠)
大藏文化
2013年3月(四版)
11頁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