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吾人稱前行為「四加行」,在薩嘉派中皈依,發心、百字明,獻曼達與上師瑜伽合修,大禮拜可結合上師瑜伽中合修,因此或可稱為四項,噶舉派以皈依發心加大禮拜為一項,百字明、獻曼達、上師瑜伽各為一項為四項,寧瑪派有些則在前述諸項中另加施身法、遷識法,或其他單項合修;格魯派則另加水供、造察察(泥拓小佛像)、金剛空行火供、三昧耶金剛為「前行」,因此我們所稱前行為「四加行」並不能通用各教派,實修「前行」所使用的儀軌法本,亦因各傳承不同而有不共特殊之法本。
薩嘉派本來並無「前行」的法本,在實修時,依據所修本尊喜金剛現證儀軌的法本中記載修積屬於前行皈依、發心、金剛薩埵、百字明,另插入大元國師帕思巴所編的《卅七供曼達》,即完成前行的需要次數,直至近代德松仁波切在美國西雅圖教授時編出《吉祥薩嘉派四加行作法.二資糧善道》,才有獨立的四加行的專屬儀軌法本;另有那爛陀寺堪布蔣巴雅旺洛覺仁欽尊者著論闡述。
此吉祥薩迦派傳規之四加行作法是德松龍利化身名銜者.貢噶滇貝尼瑪編於美國西雅圖市,又藏文原刊本極罕,覓之不得,故以過去流傳之藏漢對照手抄本重新植文翻譯,然無法詳校藏文,後經堪布蔣揚西祿仁波切教授指導修正,容尚有誤,仍請見諒。對音謹供參考,念誦以師音為準,法護譯。
貢噶滇貝尼瑪
法護
中國藏密薩迦佛學研究會暨高雄市薩迦大慈佛學會
2002年6月(再版)
48頁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