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經說「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一大事因緣,正是諸佛出世本懷,即欲令眾生從生死煩惱中解脫,共同證得廣大圓滿的佛境實相。其法門則是讓眾生了知自己本具佛性,只是暫為無明障蔽,人人皆有成佛的希望,因而策勵自己趣向佛道。因此,佛昔日所說,都是方便權宜;本經所顯,才是親證真實。但權宜方便,不離真實,故舉手低頭,皆得作佛。如〈方便品〉偈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凡是有機會聽聞佛法,甚至曾經接觸過佛法的人,都可以憑藉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助長、啟發佛性,進而證得個人內在的佛性,最終覺悟成佛。
【典藏說明】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梵云薩達摩奔荼利迦素呾攬,姚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鳩摩羅什所譯原僅二十七品,至南朝梁末真諦,始從梵文本再譯出提婆達多品,增置於見寶塔品之後。梵文「薩達摩」,中文意為「妙法、正法」,意指所說教法微妙無上;「奔荼利迦」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華為喻,比喻佛法之潔白、清淨、完美。
元浩大師是元初大書畫家趙孟頫(1254-1322)的弟子,此部寫經書風可見趙孟頫晚年風格的影響,結字優雅,用筆強調行書的動感;整部《法華經》六萬九千餘字,長時間書寫過程中飄逸與平和達到完美平衡,更是難能可貴之處。

7冊一套,附精美外盒一個

經摺紙

外盒寬約14cm、長約31cm、厚約18cm,由於丈量方式的不同,因此尺寸可能有2%以內之誤差
龍岡數位文化
2024年1月
精裝經摺本

● 由於拍攝技術影響與顯示器色差,實際物品與網路商品顏色可能略有不同,將以實際出貨商品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