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圓滿」意味著包含一切,
一切皆圓滿,
沒有什麼需要去除或增添。
真正地看見那真實,
你的水就已經燒開了!
如果有人問:「修行是什麼?」我們應該回答:「修行即是斷惑。」如果下定決心要成佛,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成佛?
本書提供了一張明確的地圖,以「岡波巴四法」中的第一法「願心向法」(如何轉心向法)與第二法「願法向道」(如何確保佛法修持成為道途)為經緯,讓我們確立正確的方向,生起歸向三寶以尋求解脫的信心,並看見金剛乘這條道途如何助成我們抵達成佛的目的地。
第一部「入門教言」,提醒我們理智的心基本上是迷惑的,修行者必定要求助於佛法,修持無分別念的本智,才是唯一能夠盡除迷惑與執取的方法。一切的修持都要結合「聞」與「修」,以淨觀與開放的心從事修持,才能成就本智的清淨壇城。
第二部「起點」,強調修行者要相信自己能成佛,每個人都具備了成佛的潛能——佛性,但現在的我們處於暫時被無明障蔽的狀態,無明使眾生與佛性分離,但是能淨除無明者,也正是這佛性。我們是否能認出佛性,即是證悟的關鍵所在。雖然我們無法成為本初佛,卻能再次證悟,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起點。
第三部「融合」,勸誡修行者要融合見地與行持,須「從上往下」開展見地,且「由下趨上」通達法道。亦即修行者應該擁有至高無上的見地,行止則應先如聲聞,次如獨覺,最後如菩薩。有關如何進行修持,祖古烏金仁波切特別強調「轉心四思惟」是修持的基礎,修持一座前行法,等於修持所有三乘的法教,它能淨除我們所造作的惡業與障蔽,實證就會自然地生起。
當無明障蔽皆已盡除,自心了無遮障時,證悟就猶如一片天空,通徹、清朗、無礙。

寂天菩薩、蓮花生大士、祖古烏金仁波切等
本書作者包括:寂天菩薩、蓮花生大士、密勒日巴尊者、巴楚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祖古烏金仁波切、堪千創古仁波切、聽列諾布仁波切、邱陽創巴仁波切、祖古東杜仁波切、確吉尼瑪仁波切、竹旺措尼仁波切、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有關作者的簡介請見本書附錄〈各章作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從事翻譯多年,譯有《修行百頌》、《大圓滿之歌》、《如是》、《你可以更慈悲》、《立斷》、《你就是愛,不必外求》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
寂天菩薩、蓮花生大士、祖古烏金仁波切
項慧齡
眾生文化
2024年11月
平裝本 / 376頁 / 17x22cm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