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藏傳佛教大師創古仁波切,對尋求幸福生活開出的四大解方
給眾生紛亂心靈的一帖心安良藥
為什麼你覺得生命無法改變?
為什麼你覺得生而為人卻不幸福?
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教導你真正有效的改變之道。
佛陀說,達到真正及持久的快樂方法,並不是汲汲營營的往外追求, 而是要如理如法的依循正道,並藉由禪修不斷的審視自心。
如何學習觀修轉化自己的心呢?
前行是修持的基礎佛法是痛苦的解藥
創古仁波切以生活中實際的範例為引,簡明易懂的教導轉心向法的四種關鍵思惟——珍貴人身、生死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
⊙第一種思惟:珍貴人身
擁有暇滿人身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因為依靠這個人身,我們可以利益自己,也能成就廣大的利他事業。
⊙第二種思惟:生死無常
無常是痛苦的預防針,莫忘無常之義,才會懂得珍惜每一個時刻。
⊙第三種思惟:因果業報
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元素,會主導現在及未來的生命,選擇取(一切善)捨(一切惡)是一切善行的開始。
⊙第四種思惟:輪迴過患
輪迴六道本具各種痛苦,僅記輪迴之無常,看清現實,才能超越痛苦。
「轉心四思惟」,不僅是開啟快樂的源頭,也是佛教三乘共修的四種基礎法門,精進修持其精義和法教,能使我們的心,徹底並持之以恆的改變,真正離開煩惱與痛苦,超脫生死,一生幸運,愈來愈幸福。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教導所有的人如何去追求真正幸福快樂的書
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痛苦,絕對不能只著眼於短期的快樂,也不能只祈求稍微改善,我們必須依止佛法而尋求長期的無苦之樂。佛法現在就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快樂,也能幫助我們生生世世找到更多的快樂,直到我們再也不需遭受任何痛苦為止。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避免痛苦,那就不要再四下去尋找偏方,而要在佛法之中去尋求,因為佛法必定能帶領你超越痛苦。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給予我們「轉心四思惟」的法教。
⊙這是一本修持佛法的共同基礎入門書
修持佛法就是要修心,也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心,使心轉向佛法。到底我們要如何才能使心離棄輪迴呢?答案是:學習並觀修「轉心四思惟」——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亦稱為「四共加行」。
「四共加行」的修持方法之所以稱為「基礎」或「預備」的前行法門,是因為必須先完成轉心的四種思惟,才能開始修持正行的法門,唯有徹底認同轉心的四種思惟,我們才能對佛陀的法教生起清淨和絕對的信心,「四共加行」確實是修行的基礎。
⊙這是一本能讓你一生幸運的關鍵之書
創古仁波切認為一生幸運的關鍵,唯有透過「轉心四思惟」的方便法,清楚認知能得到暇滿人身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才能讓我們想要精進的修持佛法,最後得到好的成果。
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創古仁波切為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總經教師,曾任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四大法子的導師,是噶舉傳承當代禪師暨學者。1968年榮獲格西學位,學養、修證、講學、著述,無不圓滿,也是藏傳佛教寧瑪、噶舉、格魯及薩迦四大教派一致推崇的大師。
仁波切致力弘法利生的佛行事業,建寺興學,講學傳法,不遺餘力。一生遵循上師的教導,依教奉行,他說:「我的這些頭銜就是代表自己的責任,要利益眾生、弘揚佛法。」逾八十歲的仁波切,如今依然不辭辛勞,每年巡迴世界各地,弘法利眾。
著有《快樂轉心法》、《成佛的藍圖》、《直指法身》、《惹瓊巴傳》、《帝洛巴傳》、《止觀禪修》、《尋找來世的居所》、《一生所衷》、《密勒日巴的老師說》、《不動佛》、《幸運到老》、《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三摩地王經實修講記》、《正念減壓,有壓力,不煩惱》、《穿越生死,心的旅程》、《修心》、《鮮活的覺性》等書。
帕滇卓瑪
.美國堪薩斯大學人類學博士。
.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兼任講師暨協同研究計畫主持人。
.任職美國堪薩斯大學人類學系及東亞研究中心近十年,從事應用人類學之教學、比較醫療系統與飲食文化之研究、跨文化管理研究計畫之發展與管理。
.1994年正式皈依三寶後,潛心修學佛法,為多位仁波切口譯灌頂及開示,並從事英文佛教著作之中譯工作。
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
帕滇卓瑪
創古文化
2021年11月(四版2刷)
平裝本 / 120頁 / 17x22cm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