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您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把握機會,售完為止

2299609706019 2299609706019
寶鬘

NT$ 170  

GOODS000000000000000014658

    這本傳記的內容或許會讓讀者感到相當好奇,因為它來自一個似乎是不可知的遙遠世界──中世紀的西藏。西藏和西藏文化在心理學和文學的領域中似乎都在在代表著一切不可理解和怪異的事。在近代,西藏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它與西方人對世界不同的看法和經驗。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這些故事對西方人有何價值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便要繫於讀者本身了。當然,以最膚淺的程度來說,我們可以把這些傳記當成是幻想的故事來讀,也可以像對待西方的宗教文學一樣,把它看作是一種想像的遊戲。此外,我們也可以將它看成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暗示,它可引領我們進入某種神通和神祕的領域而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遺失的。

      若進一步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這些故事具有更深一層的含義。正如本世紀的人類學家所表示的,這類非西方精神傳統的故事並不只是一種幻想而已。它們顯示出其自身的經驗、形象和文化。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真正西藏傳統的形象。我們或許會覺得傳記中所描寫的氣氛、事件和人物等均十分怪異,不像是真的,然而這些確實是中世紀西藏事物的真實情況。這本書以西藏特殊的字彙、價值觀和趣味引導我們進入中世紀的西藏。當然,倘若我們要能對此世界有更直覺的領受和欣賞的話,首先我們必須把西方人所認為的「真」、「偽」法則擺在一旁。在此種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在這些文化背景之下所體驗到的世界是多麼不同。

      雖然人類學對西藏文化的鑑賞僅止於此而已,然而我們卻可以更進一步往下探究,不過這也是最困難的一部分。魯迪亞吉普林有一句常被引用的話是:「東方就是東方,西方就是西方,東西永遠不會相遇。」這句話有如格言般的成為西方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基本假設。任何一個從事東方宗教的工作者,例如人類學家、東方學家等,都會明顯的察覺到西方人對東方文化和傳統具有某種偏執的傾向。最好的例子就是學術界為了保持所謂的客觀,而對東方的傳統採取若即若離的態度,甚至心理學家榮格亦如此,雖然他對東方文明非常欣賞,但仍懷有某種程度的畏懼。是否在傳記中所描述的宗教心靈世界只存在於西藏模式的文化背景中呢?或許不僅如此。換句話說,西方真理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極限是否為其文化所必須且固有的,或它僅是一種我們的自欺而已?這才是最根本且最重要的課題。而這個問題的回答將影響我們讀此本傳記的心態和收獲。

     

    噶瑪聽列仁波切

    孫一

    寶鬘印經會

    1999年1月

    平裝本 / 337頁 / 15x21cm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

    其他人也瀏覽了

     

    佛眼佛母修持儀軌
    NT$ 300 

    把握機會,售完為止

    帝洛巴之歌
    NT$ 170 

    把握機會,售完為止

    遙呼上師祈請文
    NT$ 150 

     

    無死之歌: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紀念集
    NT$ 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