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瑪派四部宗義要略〉摘譯自敦珠法王無畏智金剛尊者之《密咒舊譯教法安立簡論˙顯現善說喜宴》。此論雖討論佛家大小乘四部宗義,但原非宗義學專論,僅於說「九乘次第」前作引導,是故其體系便亦跟宗義學之分見修行果以說宗義不同。甯瑪派以九乘次第說修習,由小乘有部(毘婆沙部)起修,而至甯瑪派的「大圓滿」法門,悉依根器而建立修習。這應是西元八世紀時由印度傳入西藏的修持系統,而且是屬於「瑜伽行中觀派」的系統。
本書附有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造的《口訣見鬘》(Man ngag lta ba’i phreng ba),抉擇外宗、內宗,於內宗更抉擇九乘,所以是很重要的論典。論中更說明「四種證悟」、與生起、圓滿、大圓滿三部法,要言不煩,即是並非修密的行人,亦宜理解以作參考。更附錄智軍(Ye shes sde)的《見差別》(lTa ba’khyad par)及吉祥積(dPal brtsegs)的《見次第說示》(lTa ba’i rim pa bshad pa bzhugs)。這是佛法傳入西藏初期的兩部宗義書,故亦作為附錄,令學者知於古代如何判別宗義。
由於〈甯瑪派四部宗義要略〉中實未說九乘次第,所以亦將談錫永〈九乘次第略說〉一文作為附錄。這雖然是附錄,但這其實是本書重要組成部份。
敦珠法王
談錫永、沈衛榮、邵頌雄、許錫恩
2008年11月
精裝本 / 417頁 / 15x21cm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