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三尊是指宗喀巴大士與其二上首弟子嘉察達瑪仁欽和克主格勒巴桑等三人。
宗喀巴原名羅桑乍巴,出生於青海湟中地方,藏語稱該地為「宗喀」,故尊稱他為宗喀巴。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開山祖師,也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者,在藏族人眼中,他的地位僅次於釋迦牟尼佛祖,被尊為〝第二佛陀〞。
主尊一面二臂,雙手於胸前結轉法輪印,並拈青蓮花莖延臂而苞開於耳際,蓮花上右托般若寶劍,左托經書,象徵宗喀巴為文殊菩薩轉世;頭戴黃色班智達帽,是宗喀巴宗教改革的發端,也是格魯派被稱為黃帽派、黃教的由來。身穿祖衣、上衣、下裙三法衣,以金剛雙跏趺姿坐於蓮花寶座上。
一組3尊
鎏金。
鎏金為古代金屬工藝裝飾技法之一,又稱「火鍍金」,此技術始於春秋戰國,興盛於漢代(稱「金涂」或「黃涂」)。
鎏金是將金和水銀依1:5比例混合成金汞齊,然後用推擠法均勻塗抹於銅器表面,再將銅器加熱烘烤,使水銀蒸發,金就保留下來附著在器面上,最後再壓光,使金鍍層更為緊密、光亮。
主尊寬約20cm、深約14cm、高約31cm,
小尊寬約11cm、深約8cm、高約14cm,由於丈量方式的不同,因此尺寸可能有2%以內之誤差。
● 由於拍攝技術影響與顯示器色差,實際物品與網路商品顏色可能略有不同,將以實際出貨商品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