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的足跡》─《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係譯自緬甸雷迪大師《佛教手冊》第六部分。雷迪大師是南傳佛教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最具影響力的僧人,論理與修持同時具足;《阿羅漢的足跡》這本書由於論述清晰,廣引三藏典籍,又能推陳出新,自成一格,並累經國際知名的修行高僧,如耶那婆尼卡長老的潤筆、推薦,在歐美佛教中頗富盛名。本書中譯的緣起,則是在嘉義明法比丘的鼓勵與協助下完成,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能夠達成拋磚引玉的效果,充實台灣佛教多元的內涵。
雷迪大師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在緬甸佛教中享有崇高的聲譽,隨著英國佔領緬甸,西元1881年由英國佛教徒戴維斯創立的「巴利聖典協會」也開始注意緬甸佛教的巴利傳統,「巴利聖典協會」出版雷迪大師的《雙論研究》與《哲學關係》,成為緬甸僧侶在歐美學界佔一席之地的第一人,而雷迪大師除了擅長論述之外,也廣泛推廣以觀察受念住為入手的直觀法門,影響深遠,遍及緬甸的各種禪修道場,以及修習雷迪大師直觀法門的在家修行人。目前在緬甸北部重鎮曼德勒近郊有一間專屬的雷迪禪修道場,負責雷迪大師作品碑文的維修等。
本書原名為Bodhipakkhiya Dipani,英譯本共有兩種名稱,一為緬甸版的《覺支手冊》,一為斯里蘭卡版的《菩提的資糧》,而馬來西亞的長命法師則中譯為《三十七菩提分》,本書的中譯本在嘉義新雨連載時則譯為《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如今改用《阿羅漢的足跡》為主要書名,是兼顧了本書所陳述的阿羅漢聖者境界,便於一般讀者了解與閱讀。
緬甸 雷迪大師
蔡文熙
方廣文化
2017年2月(三版2刷)
精裝本 / 192頁 / 16x19cm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