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度眾生,不是因為他不慈悲,不是他不想幫助眾生,
而是在眾生與佛平等的境界裡,不存在誰需要度誰的問題。
在空性中,沒有一個「我」在度,也沒有一個「他」可度。
真正的佛行,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一本描寫第十世貢噶仁波切(Bo Gangkar Rinpoche)自一九八三年出世以來,走過人間四十年的生平故事與心情感悟。他的前世,將藏傳佛教帶到漢人社會,引起深遠廣大的影響。他的此生,繼承了前世的光環,但是只以最低的生活條件長大。他的真誠,讓他自在,他的慈悲,使人受惠。
「在當佛弟子之前,先當一個真誠的好人」是他送給每一個有緣人的箴言。
他和你我一樣,經歷人間苦樂,但他又和你我不一樣,他心中淡泊悲喜。當他以上師之口說出「我不度眾生」一語,在身分與意義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看似桀傲的語句,實則是《金剛經》闡明的空性智慧。
噶瑪悉樂(Karma Sherab)
臺灣臺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師事貢噶仁波切、噶千仁波切,並在堪布卡塔仁波切的指導下,於美國紐約噶瑪林閉關中心(Karme Ling Retreat Center)完成噶瑪噶舉傳統三年三個月閉關。喜歡聽故事,擅長說故事,相信文字的力量,並關懷佛法與大眾的溝通。
噶瑪悉樂
聯合文學
2025年5月
平裝本 / 328頁 / 15x21cm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