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您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令一切障 皆悉斷壞
藍不動明王&白不動明王 灌頂

 


不動明王四弘願
見我身者.發菩提心
聞我名者.斷惡修善
聞我說者.得大智慧
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主法上師】蘇曼噶旺仁波切
【日期時間】2024年8月24日(週六)14:30
【傳法地點】全德3F佛堂(台北市光復南路49號3樓)

【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d95a66a8caba61be5

 

護持與參贊
敬邀護持上師弘法,積累福田

★【法本】請購價150元
★【祈福祿位】功德金300元
★【法會點燈】功德金300元
★【參贊法會】1000元功德主
與您結緣
1.祿福祿位
2.法會點燈
3.法會圓滿加持不動明王本尊雙面掛飾

 

 


【灌頂法門簡介】
一般而言,密咒金剛乘分為新舊密續兩類,隨所調伏的息增懷誅四部事業與成就本尊有千萬種;印度成就者阿瓦雅噶拉在千萬本尊中,經由其智慧抉擇,將對末法眾生最具因緣與眷顧的本尊輯錄一處,稱《成就百法》,後來大持明者貝瑪噶饒之意化身吉札巴(法稱),更將其如同凝乳煉酥般,巧攝而為《吉謝袞卓》成就法。此法傳承,由金剛持傳金剛亥母、阿瓦雅噶拉、仁千僧瓦直至當今蘇曼噶舉法主.蘇曼噶旺仁波切,灌頂之流不斷,加持力無有衰損,向來為蘇曼噶舉不輕易外傳之不共法。本次仁波切將給予其中的「藍不動明王」與「白不動明王」灌頂。


  在《聖者不動尊陀羅尼續》中,彌勒菩薩向釋尊的祈請中顯示,不動明王是為了消除疾病、魔障、災難而出現於此世間。因此在該密續之末分,釋尊又再廣說修持不動明王之功德:「諸善男子善女人齋戒而住,於本尊作念誦時,不生天、龍、夜叉、餓鬼、食肉鬼等魔障。星曜、星宿、霹靂、非時橫死悉皆解脫。虎、熊、羆等畜牲之危害、颶風、冰雹,非時地動悉皆平息。」「諸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持誦一遍、三遍、七或二十一遍,又或一百零八遍,於彼之身痲瘋、毒痛、瘰癧、膿癤、疥癬、喉結之病、眼病、耳病、齒病悉皆不生。」


  不動明王之殊勝,非僅藏地廣為流傳此法門,於漢地、日本等東密傳承中,亦極推崇不動明王法門,將其奉為守護修行人,甚至守護家國之最勝方便。


  本次,蘇曼噶旺仁波切欲傳授「藍不動明王」與「白不動明王」灌頂,其功德利益略述如下:
  藍色不動明王:清淨行者罪障,守護行者修法時止諸魔擾,增般若智。
  白色不動明王:摧壞邪魔,止息煩惱,有助行者增長智慧,遣除無明。

 

 


 

【蘇曼噶舉法主.第十二世蘇曼噶旺仁波切.簡介】
  
現世的迦旺仁波切是在一九六五年六月三十日出生於錫金岡渡的貴族家族,是第十二世不間斷相繼轉世利生的精神導師。

  在他未應世之前,第十六世的大寶法王便經常在有意無意間向其侍從透露出迦旺即將轉世的消息。

  不久後,大寶法王在龍德寺前的廣場上觀賞藏族文娛表演,迦旺仁波切的雙親也同時在觀眾席中。當大寶法王 的秘書長當措雍度恭敬的呈上一顆珠寶作為供養時,大寶法王卻不循慣例接受禮贈,反而囑咐他應將珍寶轉送於迦皇仁波切。一時之間,秘書也感到愕然,直到大寶 法王用手示意,直指迦旺仁波切的未來母親,也就是錫金的公主頌南寶甸的時候,秘書長方才會意。

  數月後,公主喜誕麟兒。在消息還未傳遞到遠在廿四公裏外的龍德寺前,大寶法王已派待遣桑傑仁波切送上護身寶物多件,以聊慰甫見天日的靈童。

  更令人瑕思的是正當仁波切出世的時候,遠在藏地的前世親娘也欣喜萬分,出其不意的對身旁的僕人宣稱:“仁波切回來了,他已投生在一個風和日暖、鳥語花香的國度裏。”錫金在對比之下的確如斯 !

  第十二世的迦旺仁波切不是無故轉生在顯赫的達登家族的。緊隨著西藏的慘事,大寶法王安全出離抵達印度的時候,當時在位的錫金皇帝大喜南佳念及先帝與歷代大寶法王間的情誼,懇請第十六世的大寶法王移居錫金,以便振新弘法利生的事業。

  龍德一帶地方不但在地理位置上具足各種吉祥圓滿的徵象,更有其歷史淵源。原來早在第九世大寶法王汪祝多傑駐世時,此處即設有大寶法王的法座。於是第十六世的大寶法王決定依循前例以此古地興建新的根基地。

  一九六二年,當僧伽與民眾齊心合力協助大寶法王興建新寺院時,仁波切的父親頌南嘉措和伯父謝納嘉勝也不計其貴族身份,天天上山參與清理工地的雜務。實際 上,仁波切的雙親都與大寶法王有甚深的因緣。一九五九年大寶法王首次受邀前往錫金傳法時,錫金皇帝即派遣頌南嘉措,也就是仁波切的父親為其特使,侍奉大寶 法王。而仁波切的母親也在大寶法王移居錫金後,為僧團提供米糧。

  一九七六年,在仁波切十一歲時,他便正式陞座為第十二世蘇曼迦旺仁波切。典禮在法輪中心的大殿由尊貴的 十六世大寶法王主持。當時與會的還有許多轉世的“圖庫”、出家僧眾,政要人士以及上百名的弟子和貴賓都在現場觀禮。大寶法王賜名噶瑪嘎旺卻雍天巴南佳聽禮 昆恰怕贊波,意即“智行圓滿的勝法護怙主”

  少年的仁波切,深蒙大寶法王恩澤,親授法教,灌頂、口訣等。自大寶法王圓寂後,在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一年問,他負岌那燦陀佛學院,成績斐然,在眾多畢業生中排名第一。無論在佛學哲理或儀規實踐上,都自然的流露出他天賦的能力。

  他的主要導師包括四大迦舉法王子:夏巴仁波切,錫杜仁波切,已故的蔣貢康措仁波切以及嘉察仁波切。

  明師中也包括了已故的卡盧仁波切,烏金圖庫,兩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大師。此外,他也曾求教於康誠創古仁波切、康誠叔定嘉蘇仁波切及康誠楚達甸票仁波切各知名學者。

  八七年開始,仁波切便開始他弘法利生的事業活動。他的笑臉燦爛,為人和藹可親,教法淺白清晰。

  他尤其強調弟子應從日常生活中實踐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因此深得各地弟子的愛戴,尤其是在東南亞一帶地 區。九六年,仁波切在印尼信眾的懇請下,在首都雅加達創立了第一間蘇曼迦舉佛學會,以助正法弘揚。八九年至九○年間,更在眾弟子熱切請求下,分別在新加 坡、馬來西亞以及台灣各地做了一場為期七天涵括灌頂,開示和製作甘露法藥的金剛薩埵殊勝大法會,利益了無邊眾生。

  一九九一年八月,仁波切重返青海省的蘇曼寺。在這感人的回鄉之旅中,仁波切為其信眾帶來了許多禮物,包 括一尊高達十五英尺的鍍金佛像,一個兩側有祥鹿相伴的鍍金法輪,還有一個用於安置在寺院頂上稱為“肯吉拉”的鈴狀法物。他同時也為成千上萬的前世弟子、轉 世圖庫、出家在家二眾舉行殊勝灌頂薈供。

  居藏期間,他不厭其煩的聆聽民眾的需求。無論是在精神上或物質上的要求,他都竭盡所能圓滿其願。在此同時,他也積極的參與地方上的福利事業,充分的流露出菩薩濟世憫人的無私精神。

  同年,仁波切成立了蘇曼迦舉信託基金會,目的在於維護及弘揚金剛乘法教,尤其是噶瑪迦舉傳承的殊勝法義。他十分關注民生,在基金會名下資助建橋鋪路,開辦學校、醫療所、養老院及孤兒院等公益事業,不遺餘力。

  一九九二年,仁波切在錫金擇地興建新的蘇曼迦舉傳承的駐錫地。吉地處於林凍地方,與龍德寺相距不過四哩,卻共處在一個山坡上。寺院麵積龐大,佔地廿一畝。樹木繁茂,風景如畫,寧靜無比.是一個修法的好地方。這似乎顯示第五世大寶法王遠在數百年前的預言終於得以應驗 !

  祈願蘇曼迦旺的光榮轉世持續不斷,精神歷久不朽,盡度無際眾生 !

 

^